3D 打印機的基本構造


本來想說說3d printer的歷史,看了一下wikipedia 的3d printer 部分,其實人家已經把這部分講的很清楚了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3D_printing。我就不再發明一遍輪子了。今天主要科普一下3d打印機的構造,特別是機械傳動部分。這一塊我寫起來實在是有點勉為其難。本人是純電子計算機背景,這塊基本是完全不懂,因為DIY的緣故,硬著頭皮看了一點點機械科普的東西,了解程度應當是皮毛也算不上。好在3d打印對機械精度要求不高,加之現在組件化標準化的產業也很成熟。就我目前了解的,寫點常識性的東西,有錯誤,還請高人指正。




順便貼一張開源打印機的譜系圖, 這個圖已經很複雜了,但仍然不全,

現在小作坊/工廠/個人設計出品的3d打印機數量應當以數百計。





說3d打印機的結構可以從開源打印機的第一代說起reprap1.0

darwin, 就是下面這張圖的樣子





粗看起來可能挺嚇人,其實沒那麼複雜,最外面是個立方體樣子的框子,中間那一塊木板是打印物體的支撐平台,這個平台四個角都架在螺桿上,摞桿靠皮帶帶通​​,同步旋轉,這樣平台就可以保持水平的基礎上升降。上面那個是打印頭,可以水平方向做平面運動,打印頭的水平運動和平面的升降結合起來,最終形成3維的物體。因此一個3d打印機的結構,主要是有支持這三個方向的直線運動機構。 reprap的打印機看起來都挺複雜,是因為設計者的初衷就是想讓機器能夠複製自己,因此希望各個組成部分都可以通過3d打印得到(僅僅是理想,實際還差挺遠)。因此設計了光桿框架結構的支撐。從實用性上來講,這種框架結構,首先對裝配調結的要求就很高,其次,主要部件包括電路板都外露,像個半成品。

因為方形的結構的穩固性和調整困難,第二代reprap 改成了三角框架結構





這種框架結構下,打印頭可以在水平一個方向運動,同時能在垂直方向運動,支撐平台不需要垂直運動了,只要在另外一個水平方向上運動,組合起來就能實現三維的運動。這裡可以看出三維打印機機械設計的原則,把三個方向的運動分解組合​​實現。

因為reprap的機器設計的不像成品,限制了其使用範圍,reprap團隊的成員參與創辦了另外一家公司,就是目前很火的makerbot。 makerbot 用切割過的木板做殼體,取代了簡單的框架結構,做出來的打印機有點像商業產品了,比如下面這個第一代





makerbot後面的版本逐步改進機械結構,第二代增大的打印尺寸,提供了自動傳輸帶方式的連續打印,第三代引入了雙打印頭。昨天剛剛推出的第四代,全面更新了軟硬件,引入了金屬框架,而且。 。 。不再開源了。 。 。

其實支持三維的直線運動有更為簡潔的設計,回复裡有同學提到雕刻機,確實從功能上講完全可以。但因為3維打印機的特點,雕刻機的結構也不是完全合適。支持直線運動的傳動方式主要就是螺桿,和皮帶兩種,螺桿的精度比皮帶高,載荷也大,但速度低一些。三維打印機的打印頭基本不受力,對載荷沒有要求,打印機的運動特點時,在水平兩個方向上速度越快越好,在垂直方向上精度越高越好,速度無所謂(打完一層才動一次)。因此打印機的傳動設計一般都是在水平方向使用皮帶(同步帶),垂直方向用螺桿。這和雕刻機相比,稍有不同。

既然是三個方向上的運動,那框架設計就可以不拘泥於以上兩種,實際上各種設計也百花齊放,層出不窮。個人比較喜歡的是以下兩個,

Eventorbot





第一個打印機設計的很簡潔,用一條方鋼就做出了框架,而且電路和傳動機構基本隱藏起來,機器看著就比較美觀了,下面是設計文檔的鏈接:

http://reprap.org/wiki/Eventorbot

第二個打印機Rostock使用了delta三角結構,看上去很有科技感,建議感興趣的同學去youtube上搜視頻看看,非常酷





這個打印機的工作方式有點像機械臂,不同於傳統的平面三維運動,創意十足。設計文檔鏈接如下

http://reprap.org/wiki/Rostock

寫到這裡需要吐槽一下,國內也有出三維打印機的廠家,但打著diy旗號的都是拷貝人家的設計,沒有看到那家有自己的獨到想法,這種差距,這也許需要很多時間才能補足。

補充:這一部分寫的比較簡陋,因為機械傳動確實不是很懂,只能看個熱鬧。個人理解,目前的3維打印機對機械精度的要求不是很高0.1mm的傳動比較容易達到。因此各種想法都可以嘗試。下面這個設計tantillus甚至拋棄了傳統的傳動輪和皮帶,用繞在軸上的釣魚線來做傳動,效果竟然也很驚人。 。 。

http://www.tantillus.org/Home.html








via 西西河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