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閱兩家北京3D打印公司的艱難前傳

3D打印現在成為中美製造業界、高科技界的熱詞,被定義為一場會改變未來全球製造體系的革命。





如果它是一座即將噴發的火山的話,那這場火山運動也在地底下蘊積醞釀了多年。

早先,那種快速成型技術還並不被簡稱為3D打印。如果現在有的讀者還不太清楚3D打印的含義,本文再引用相關報導解釋一下:

與傳統切削等材料的“去除法”不同,3D打印技術通過將粉末、液體片狀等離散材料逐層堆積,“自然生長”成三維實體。該技術將三維實體變為若干二維平面,大大降低了製造複雜程度。理論上,只要在計算機上設計出結構模型,就可以應用該技術在無需刀具、模具及復雜工藝的條件下快速地將設計變為實物。該技術特別適合於航空航天、武器裝備、生物醫學、汽車製造、模具等領域中批量小、結構非對稱、曲面多及內部結構零部件(如航空發動機空心葉片、人體骨骼修復體、隨形冷卻水道等)的快速製造。

本篇文章以兩個從事3D打印業務的中國公司為例,來一窺這個革命性的產業或運動經過如何漫長的孕育期,絕不像你天天在虎嗅及其他新聞媒體上看到的VC熱投出來的項目。

它們的經歷也體現出在過去幾十年,中國高科技創新創業往往會走的軌跡:一開始,某個方向被體制與高校內的精英們意識到,在他們申請呼籲下,國家在這個方向上也有所投入,但是無力做大規模風險性投入,只能像徵性投點錢,靠著少數人與少數投入勉力支撐;如果有能力,通過別的渠道變點現賺點錢,來維持創新性項目,能撐一天是一天,直到徹底不行、歇菜。 ——這是在那個中國高科技創新體制嚴重缺位的年代常見的故事。而本文中的兩家公司有幸撐到現在,迎來3D打印漸成熱潮。

謹以此向那些真正潛心於科研開發、走在人類創新行列的人們致敬。

這兩家公司,恰巧出現在最新一期《經濟學人》關於3D打印的文章裡。

北京隆源

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,中國就提出了實施了高新技術研究發展計劃,對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的生物技術、信息技術、自動化技術、新材料技術、激光技術等眾多領域,確立了15個主題項目作為突破重點,以追踪世界先進水平。

在這種形勢下,北京隆源自動成型系統有限公司成立。公司於1994年成立,註冊資金200萬美元,專門進行快速成型設備的研發和銷售,並於創建當年便成功製造了中國第一台激光粉末燒結(SLS)快速成型設備——AFS-360。

隆源總經理馮濤原本是清華大學的一名老師,曾任職於清華大學高分子材料研究所,是我國最早從事激光快速自動成型技術研究的專家之一。 1992年下海經商,加盟北京隆源。

《中國經濟和信息化》雜誌報導:

這在當時曾引發一時轟動,甚至激起國內3D打印的第一輪熱潮。只是熱潮並沒能轉化為收益,生產出來的機器只有觀眾沒有顧客,公司變成了科普場所。
“產品沒能帶來銷售,員工離職是家常便飯,當時核心團隊只剩下兩人。我也很焦慮,可內心依然認為這是高科技產品,需要高端的需求。”馮濤說。 1996年,北京隆源略微調整了3D打印機研發的技術路線,獲得了成功。這一轉折讓北京隆源邁入複雜金屬結構件的快速開發領域,實現了工業化。

太爾時代

馮濤是清華出去的老師,而另一家同在北京的3D打印公司則更是係出清華。那就是太爾時代。

1988年,清華大學教授顏永年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做訪問學者,偶然得到了一張工業展覽宣傳單,其中介紹了快速成型技術。 10月底回國後,顏永年就轉攻這一領域,並建立了清華大學激光快速成形中心。

《財經》雜誌報導,

上世紀90年代初,一台3D打印設備價格100多萬元,在清華任教的顏永年拿不出這筆錢。
在國內,啟動像3D打印這樣從零開始的技術研究難度很大,研究者必須給出充分的預期成果和應用前景論證,更重要的是,要具備一定的前期研究基礎,否則,科技主管部門一般不會為之立項並給予相應經費。
在這種情況下,課題組只好自己組建實驗室。 1992年,顏永年發動課題組,截流了原本可作獎金發放的經費,耗盡以前“科研收益的積蓄”,興建了一座簡易的3D打印實驗室。
(這時,)一家代理3D Systems產品的香港公司正期望獲得核心控制軟件的經驗,雙方各取所需,成立了中國第一家快速成型設備公司——北京殷華激光快速成型與模具技術有限公司。清華提供智力支持,香港公司提供一台SLA250設備。
在取得初步研究成果後,課題組終於陸續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、國家“863”計劃、國家攻關計劃項目的經費支持。
然而,彼時這一產業在國外正經歷低潮期,全球總產值在10億美元水平徘徊多年。經過一段時間後,部委機構的熱情漸冷,投入3D打印領域的研究經費大減,中國3D打印基礎研究放緩。

而且,可以想像,由於經營業績與個人收入的關係不大,且教師和學生對發表論文、評職稱的興趣遠超過銷售產品,導致研究方向多瞄準高、精、尖題材,對來自市場的信號則表現遲鈍。

2003年左右,顏永年將研究重點轉向了國家當時大力推動的重型壓機領域,僅留下小部分研究力量繼續開發3D打印技術。

這時他可能意識到,體制與產權結構,決定了殷華難以為繼。

2003年,顏永年的學生郭戈博士畢業,出面創辦了太爾時代,成為3D打印機的生產商。顏永年當時未直接參與運營,其子顏旭濤是公司副總經理。如果說殷華偏重於技術研發,那麼太爾時代就注重產品生產。

2009年以前,太爾時代主要生產工業用途的3D打印機。但後​​來郭戈判斷個人家庭消費級市場潛力巨大,決定利用工業級技術來製造個人家庭消費級機器。目前太爾時代的3D打印機月產量達到600~700台,超過了國內其他3D打印機生產企業的產量總和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隆源與太爾現在都擁有自己相對固定的客戶。前者的設備和產品主要應用於汽車、航空航天、船舶、醫療等領域,並非面向普通消費者。而把3D打印機做成消費類型產品是太爾的努力方面。面向消費市場後,太爾的3D打印機縮小產品尺寸,把系統簡化,降低成本,目前它針對個人的3D打印機價格有的已降到了萬元以下。 2012年,太爾時代的工業型3D打印機的銷售量是每月幾百台,而消費型3D打印機的數量已有幾千台。

關於3D打印的原理與趨勢,有興趣的讀者可讀下虎嗅編輯潘亂推薦的這本《3D打印》

via 虎嗅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